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追寻红色足“冀”,传承革命基因(四)

发布时间: 2025-08-09

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追寻红色足“冀”,传承革命基因(四)

立达艺术学院

北庄寻红迹

星火践初心

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前言

为深入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将重要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海立达学院星火向党社会实践团队踊跃投身其中。团队成员们怀揣着崇敬与热忱奔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探寻红色精神。

 

 

北庄精神,薪火相传

2025718日,在北庄村村委会,团队成员们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他介绍道,北庄村不仅是抗日模范村,更是《团结就是力量》的诞生地。这首歌,被喻为“我们战胜艰难困苦的精神之魂”。如今,这股精神力量由封书记和他带领的村两委班子守护并践行。这支平均年龄已降至43岁的队伍,正成为连接村庄光荣传统与崭新未来的坚实桥梁。

 

 

会晤村支书,寻北庄红迹

 

那封点亮全村的书信

| 新华社     

 

 “没想到,总书记真的在202127日给我们回信了!”每每讲起习总书记的回信,封书记至今仍难掩激动。他形容这封信“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北庄村前行的道路”,将村庄宝贵的红色基因“激活”为发展的强劲引擎。在回信精神的指引下,村两委班子迅速擘画了“红色北庄、绿色振兴”的发展蓝图:依托红色资源发展旅游,兴建村史馆、团结食堂,打造精品民宿和电商基地,切实将红色文化转化为发展动能与致富源泉。

风雪中的精神:团结如何被践行

 

一到冬天扫雪,根本不用村委会招呼,家家户户都自发上街,义务清扫村道。”这种将集体利益置于首位的自觉,在疫情防控期间更显动人。“那时村口卡点寒风刺骨,但党员干部带头值守。有位70多岁的老党员执意加入,他说:‘这是党员的本分,不挣钱也要干!’”这些风雪中的坚守,无声地昭示着北庄的团结精神——那是一种凝聚人心、足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合力。

 

 

脱贫奋进,书写时代答卷

与封书记的对话,让团队成员对北庄村的精神有了全景式的把握。而随后步入“团结就是力量”村史馆,则宛如一场时空穿梭,带我们亲手触摸到那段历史的鲜活印记与深沉脉络。

 

 

一首歌,诞生于炮火与希望

步入村史馆,讲解员将团队成员带回1943年。彼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正遭受日军“三光”政策的残酷肆虐。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文艺工作者牧虹、卢肃,被北庄人民不屈的斗争勇气与强大的团结力量深深震撼,于此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据记载,歌剧在北庄首演谢幕时,演职人员与乡亲们自发挽起臂膀,齐声高唱这首同名主题歌。那激昂的歌声,如惊雷般响彻,宣告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最强音,更点燃了“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的坚定希望。

 

一条从未断裂的牺牲链条

展馆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诞生,根植于北庄村深厚的牺牲精神。从记录着“木虎峪惨案”的石碑,到20多位北庄儿女参加的“平山团”,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为保障中央机关而腾出上百间房屋,北庄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以团结为底色的奉献史。这种精神一以贯之,从未断裂。

一张新时代的答卷

村史馆的“新时代展厅”呈现了奋斗换来的硕果。一面巨大的“笑脸墙”贴满了村民灿烂的笑脸,是他们幸福生活最直观的证明。数据则提供了量化佐证: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134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1万元。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加装保温层的“柏坡黄”外墙与安装了光伏板的“屋顶蓝”屋顶,兼具美观、实用与经济效益。历史的奉献,最终以安居乐业回报了这片英雄的土地。

 

 

星火燎原,精神传承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西柏坡是革命胜利前夜的重要决策中心。带着从上海汲取的革命感悟,团队走进西柏坡中学课堂。

团队巧妙链接两地革命历史,将西柏坡“赶考”故事转化为互动课程。课堂以“我们今天面临的‘考试’是什么?”发问,引导学生将历史“赶考”精神与个人学业、成长挑战相连。通过分享大学经历和小组讨论,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在交流中领悟了“团结就是力量”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课程在全体师生齐唱《团结就是力量》中达到高潮——这一刻,红色基因化作两代人心中激荡的旋律,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精神传递。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对星火向党团队而言,是一次从听到、看到到亲身践行的完整教育闭环。从北庄村回荡的歌声中,听到了精神的生命力;在村史馆的文物与故事里,看到了团结背后的牺牲与分量;在西柏坡中学的课堂上,亲手将这颗火种传递下去。这次旅程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社会实践的真谛在于“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们带着的不仅是满满的收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西柏坡的“赶考”之路仍在继续,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已踏上了属于自己的“赶考”征程,决心将此次实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化为未来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实际行动。

 

 

END 

 

出品丨星火向党社会实践团队

制作丨黄昊泽 庄雪东 赵靓

编辑丨黄昊泽 庄雪东 赵靓

图片丨刘玢 田若琪

责编丨田若琪

责审丨葛玲怡

终审丨程荟荟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车亭公路1788号

电话:021-57805678 学校全称:上海立达学院有限公司

传真:021-57802566 招生代码:12587

京ICP备20031688号

Copyright 2013 上海立达学院 / SHANGHAI LIDA UNIVERSITY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30 16: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