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大暑 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

发布时间: 2025-07-22

大暑 | 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

立达艺术学院

 2025072220:22 上海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中文名:大暑

外文名:Great Heat

代表寓意: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公历时间:722-724日交节。

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120°

气候特点:高温酷热。

物候现象: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农事活动:抢收抢种,抗旱排涝。

传统习俗:晒伏姜,烧伏香。

起居养生:防暑降温,还要着重祛湿。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逸周书》曰:“土润溽暑(溽暑,指潮湿而闷热)。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

大暑节气,高温酷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是万物狂长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通纬·孝经援神契》说:“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也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雨量充沛,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是中国地区的主要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中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中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大暑·晒伏姜

二十四节气之一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大暑·喝伏茶

二十四节气之一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大暑·喝暑羊

二十四节气之一

 

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一候腐草为萤

二十四节气之一

 

古人认为腐朽的草木会化为萤火虫,实则是湿热环境下萤火虫卵在腐草中孵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大暑时节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为田间夜色增添独特生态景观。‌‌

二候土润溽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

 

土壤因持续降雨变得湿润闷热,形成典型"桑拿天"。这种环境特别适宜水稻、莲藕等喜水作物生长,造就了"雨热同期"的农业生产优势期。‌‌‌‌

三候大雨时行

二十四节气之一

 

强对流天气频发,局地性暴雨增多。这些降雨既能缓解旱情,又可能引发洪涝,形成"东边晴天西边雨"的特殊气象景观。

 

 

 

 

 

 

 

 

大暑”前后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间,农作物生长也最快。农耕生产与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中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大暑节气,高温酷热、雨量充沛,是万物狂长的时节。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中国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节,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中国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典型的雨热同期;中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之交,虽雨季短、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现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所以中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气候也是属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雨热同期是中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

 

 

 

 

 

 

 

 

生活起居

二十四节气之一

 

夏季入睡时间应以晚些为宜,此时一天的暑热时期已过,晚上较为清凉,容易入睡。起床时间可以适当早些,因为天亮的时间比较早,符合天人相应的养生之道。此时节要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烈日暴晒,注意室内降温。适当补充水分,体质寒的人应以热饮为主。

健康养生

二十四节气之一

 

大暑时节,肠胃的消化功能较为薄弱,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可多吃肥腻、辛辣、煎炸食物。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些清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莲子、百合、薏苡仁等,荷叶、冬瓜、西瓜、绿豆等是不错的消暑选择,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大暑》

南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END

出品|艺术设计学院团总支宣传部

制作|虞栩瑞

海报|虞栩瑞

编辑|李阳阳  虞栩瑞

责编|王亿帆  蔡逸祺

责审|葛玲怡

终审|程荟荟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车亭公路1788号

电话:021-57805678 学校全称:上海立达学院有限公司

传真:021-57802566 招生代码:12587

京ICP备20031688号

Copyright 2013 上海立达学院 / SHANGHAI LIDA UNIVERSITY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04 02: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