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青影竹风·空竹新传"团队在非遗传承人赵凯的带领下,赴南京建邺区奥体中心开展专题学习。本次活动以"空竹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通过赵凯老师的系统讲解,深入探讨了抖空竹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发展路径。
非遗空竹 开展教学
空竹作为非遗项目,承载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厚重底蕴。此次青春力量注入,让古老技艺与创意碰撞。学子们在实践中,探寻空竹背后的历史故事,学习传统技法,更尝试用青春视角赋予其新表达,让非遗贴近年轻生活。
学习空竹
在传承非遗的空间里,上海立达学院学子与空竹技艺相遇。面对传统空竹物件,团队成员专注聆听讲解,目光紧锁师傅手势,在一问一答、一拿一放间,探寻抖空竹非遗文化的奥秘,让青春身影融入非遗传承的生动课堂,以求知热忱续写古老技艺的青春新篇章 。
空竹知识概论
01空竹种类/TYPE
在传承人赵凯老师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空竹的分类分为两种:单头和双头。对于初学者而言,适合玩双头空竹。原因一是双头空竹有利于保持平衡,原因二是不易自转。尽管原则上双头空竹不会自转,但由于是手工制作,精度有限,如果发力不均匀,仍会有轻微转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跟随空竹本身的转动进行调整。
02空竹历史/CULTURAL
团队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南京仅存的竹木空竹作坊是窦氏龙嗡,窦昌增师傅是唯一的一位还在继续制作传统空竹的手工艺人。传承人赵凯介绍,该作坊完整保留了传统车木工艺,每只空竹需经78道工序精制而成,其产品因工艺精湛、音色独特而闻名,长期在夫子庙等文化场所展销,堪称南京空竹制作技艺的活态传承典范。
03活动小结/CONCLUSION
今天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参观赵凯老师收藏的空竹,团队成员们对空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传承人群体老龄化、年轻一代兴趣缺失、传承方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制约着其发展。但在国家重视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也迎来了新机遇。学校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将中国非遗项目融入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社交媒体的普及,让抖空竹借助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吸引更多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