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上海立达学院“青影竹风·空竹新传”团队的学生们踏上了前往南京的非遗学习之旅,此次行程的核心是深入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的魅力。在南京当地的非遗传承展示现场,同学们近距离领略了抖空竹艺术的独特风采,更从老一辈传承人的表演与讲述中,触摸到非遗文化传承的温度与力量。
非遗文化 空竹传承
抖空竹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在国际上逐浙受到关注,抖空竹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抖空竹不仅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更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的活动。通过推广和普及抖空竹,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项非遗文化。
莫愁湖畔 抵达时刻
2025年6月24日清晨,迎着初升的朝阳,团队成员们抵达了南京莫愁湖。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微风轻拂,带来一丝清新的水汽。大家精神饱满,满怀期待地开启了新一天的行程。
艺展风采 共话心声
各位老师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精心准备了多场精彩绝伦的空竹表演。其中包括:富有地域特色的《上海老乡》;技术难度极高的《孔雀开屏》和《一心二用转伞》;由三位80后与两位高龄师傅共同完成的《大惊雷》(运用头颈部技巧表演)。此外还有《阿姨瓷器》(空竹表演)、《呼啦圈空竹》、《四马奔腾》、《嘴顶伞》以及《花赶》等特色节目。这些表演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老师们精湛的技艺和空竹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空竹学习 非遗交流
在精彩绝伦的表演落下帷幕后,南京建邺区抖空竹协会的老师们热情地为同学们以及公园里的游客们带来了细致入微的教学指导。他们不仅耐心地讲解动作要领,还精准地纠正着大家的每一个动作,让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沉浸在这传统技艺的学习氛围之中。
空竹初学 首日结束
第一天的非遗学习圆满落幕。同学们全程专注观摩、踊跃交流,不仅学习抖空竹的技巧动作,更深入探寻其背后的文化传承逻辑。团队成员纷纷表示,那看似简单的空竹抖动,实则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艺术的魅力以及匠人的心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富。